清廉乃為官之首要。這件大事卻往往體現(xiàn)于具體的小事,也可以從小事講起——比如看看一只鞋的故事。 明人張瀚在其所著《松窗夢語》中寫道:他初任御史,參見上司王廷相。這位督臺大人沒打官腔,沒講大道理,卻講了自己的一段親歷:昨天他乘轎進城遇雨,一個轎夫穿了雙新鞋,小心翼翼擇地而行,很怕弄臟鞋。可進城后泥濘漸多,轎夫一不小心誤進泥水,便更謹慎地左拐右拐,想保住另一只鞋。后來另一只鞋也臟了,便“不復顧惜”了。王由此告誡說:“居身之道,亦猶是耳。倘一失足,將無所不至矣!” 轎夫濕鞋的故事,知之者眾,卻不知其類乎于心理學上的“門檻效應”。怎么講?通俗理解就是,如果一個人一只腳跨進門檻,那么整個身子進來就很輕易了。依中國古代哲學說法,此謂“慎初”“慎微”。 其實,身為普通百姓,想邁進“門檻”并不容易。但作為官員,一上任就等于一只腳邁進了“門檻”,戴上烏紗帽,無論權大小,總是居廟堂之上了。如此,如何破除“門檻效應”呢?一些賢良方正之官選擇三“不”當關。 何謂三“不”?不食為儉,不貪為寶,不見為妙。 先說不食為儉。北宋賢相呂蒙正,幼貧而居寒窯,后三度任相,“思衣而有羅錦千箱,思食而有珍饈百味”。據(jù)清初褚人獲著《堅瓠集》載:呂一夕游花園,遙見墻角一高阜,以為山也。問左右,回應:此為您食雞舌湯所殺之雞毛。呂訝異:吾食雞幾何,乃有此?回答一只雞僅一舌,您喝一碗湯該用多少雞舌?且喝了多長時間?這一反問,讓呂蒙正“默然省悔,遂不復用”,更在所撰《寒窯賦》中自警:“富貴不可盡用,貧賤不可自欺”。 不貪為寶?!蹲髠鳌は骞酚涊d:魯襄公十五年,宋國有人得一寶玉,呈獻給宋國賢臣子罕,其堅辭不受,說:我以不貪為寶,你以玉為寶。你把寶給我,固失寶;但我收你的玉,也失了不貪這個寶。如此則雙方都失寶,不如各守其寶。于是,子罕的清譽遠播。 不見為妙。話說道光年間,刑部大臣馮志圻酷愛碑帖書畫,卻絕口不談自己的愛好。一下屬獲知,遂獻一宋拓名碑帖,馮原封不動退還。下屬再三相請:何不啟封一賞?馮答:啟封若是真品,將會愛不釋手;不啟封,權當贗品也。眼不見心不亂?!胺馄淙搜?,斷其誘惑,其奈我何?” 馮志圻的拒絕成了名言,“不見為妙”不脛而走,傳遍域內。而另一句“封其人眼,斷其誘惑”,則如黃鐘大呂,足可警醒一代又一代官員。
|